法制周訊:尹秀春.黃澤
下坪村位于洪江市安江鎮東南部,距安江城區9公里,總面積15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積3800畝,山林面積7050畝,共轄20個村民小組、1215戶4560人,中共黨員115名。主要產業為林木、水稻、黃金供柚、冰糖柚、油菜、柑橘、獼猴桃、竹筍、紐荷爾、玩具加工等。現有林業基地1200余畝,高產油菜示范基地1000余畝,獼猴桃種植基地200畝,紐荷爾高標準產業基地1000余畝,村集體高品質柑橘基地210畝,全村柑橘總產400萬斤。2019年度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、懷化市同心美麗鄉村,也是懷化市實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“五個一百”工程,打造100個集體經濟示范村之一。
為加快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,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,安江鎮下坪村根據自身實際,制定了村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計劃,村集體經濟五年發展規劃。圍繞“黨建引領、科學籌劃、完善機制、配強隊伍、抓好落實”五個方面,整合農村資源要素,盤活農村資源資產資金,最大限度激發農村經濟活力,提高村級組織部署、服務群眾、推動發展能力,全力推進鄉村振興。
黨建引領強部署。一是明確思路,以“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”為總遵循,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,堅持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和新發展理念,依托省市縣鎮政策支持,市鎮兩級主要領導聯點指導,充分發揮“村黨委+合作社+農戶”等優勢,把握“村級主導、因地制宜、市場主體、示范帶動、整體聯動”原則,盤活“三資”、培育“頭雁”、打造“特色”。二是創新形式,黨員干部帶頭創新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式,多途徑增加村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,探索“互聯網+現代農業”營銷模式,線上拓寬農產品銷路,打造下坪村綠色農產品品牌;線下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,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,打造良好的招商環境,培育“旅游+產銷”為一體特色產業鏈。三是凝心聚力,鼓勵村民入股,按股份比例進行收益分紅,積極調動農戶參與集體經濟合作,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實力,提升村民參與感、獲得感、幸福感,力爭在五年之內,鄉村旅游產業基地初見成效,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40萬元以上。
科學籌劃促發展。深入分析下坪村發展集體經濟優劣勢,通過對產業項目“反復調研、科學規劃”,明確“農業產業”和“休閑旅游業”為當前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主要抓手,采取“政策結合+自主謀劃”的方式,搶抓發展機遇,夯實發展基礎。一是把握洪江市“兩城三區 融合發展”戰略契機。緊扣鄉村振興發展總要求,認真做好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申報工作,2021年洪江市已明確下坪村鄉村振興入庫項目資金610萬元,懷化市安排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60萬元,共670萬元項目資金用于重點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基礎設施建設、種植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,致力打造洪江市生態宜居休閑旅游樣板示范區。二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。依托下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組織志愿服務隊伍發動廣大村民,大力開展“環境衛生清掃、美家美戶美村美人、最美庭院”等鄉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服務活動,落實“八整潔”要求,基本實現庭前院落、主次干道清潔干凈目標;全域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,深入開展“五清一改”村莊清潔行動,清理村內溝塘、農業生產廢棄物、亂堆亂放雜物、廢舊廣告牌、廢棄圈舍等無功能建筑,有效整改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因素,基本實現村莊環境整潔有序;著力實施基礎設施提質改造,完善轄區內主次干道、村部及周邊環境“美化、亮化、硬化”建設,全面提升村容村貌,為全域旅游經濟發展夯實基礎。三是探索“旅游+產銷”經濟發展模式。一方面,鞏固壯大農產品產業,對村集體竹筍產業園、獼猴桃產業園、柑橘產業園、冰糖柚產業園、黃金貢柚產業園、紐荷爾基地等產業項目采取“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、組建專業化管理團隊、建立合作社、搭建電商平臺”等措施,在原有村集體產業生產管理隊伍的基礎上,擴充生產管理人員,加強技術培訓,添置現代化生產設備,走產業專業化、規模化經營模式,承接本村及外村農產品生產管理業務,提升產品整體品質,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,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產銷收益;另一方面,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產業,邀請洪江市相關部門聯合組成的專家組對下坪村50畝沿河風光帶進行了實地考察,并聘請專業的旅游開發公司和規劃設計公司出具了《下坪旅游度假區規劃方案》《下坪旅游度假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》《下坪旅游度假區建設項目規劃設計》,在原有下坪沅水灘休閑農莊的基礎上,整體規劃,建設下坪旅游度假區,打造生態宜居、休閑旅游特色品牌,培育旅游經濟良好環境。
完善機制嚴監督。一是規范流程,產業項目實施前充分進行調研論證,產業項目實施廣泛征求群眾意愿,召開村民代表大會,確定發展產業項目、經濟模式、投入機制、分配方式,細化方案、規范流程;二是強化管理,建立健全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制度,規范村集體經濟收益和分配,確定產業項目概況、投資概算、資金來源、管理模式、效益分析等,增強公開公示力度,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;三是嚴格監督,明確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必須專款專用,專項用于村集體經濟發展,嚴禁擠占、挪用,村級監督委員負責全程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款項的落實進行監督。
選優配強建隊伍。“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。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,關鍵在村兩委班子建設。一是配強班子,新一輪村“兩委”班子換屆配齊配強了新的村兩委班子,優化了年齡結構和文化程度,村兩委的戰斗力、凝聚力和號召力得到了顯著提高。二是提升素質,著力提高村“兩委”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,通過采取“規定動作+自選動作”培訓學習的方式,推選村干部參加各級集中培訓及要求村干部自身通過“學習+實踐”的方式切實提高政策執行能力、依法辦事能力、組織協調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的本領。三是嚴格要求,村兩委必須嚴格遵守村財務管理制度和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,嚴禁在發展集體經濟中存私心、謀私利,嚴格防止集體資產流失,保障村集體經濟不受侵害,盡最大能力促成下坪村集體經濟的持續、穩定發展。
慎終如始抓落實。通過兩委班子會議,明確把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列入重要工作日程。一是健全制度,通過采取目標管理的辦法,健全村級集體經濟實績專項考核體系,細化考核指標和計分辦法,明確責任主體,簽訂責任書,把責任落實到個人。二是抓實進度,采取“及時匯報、及時調度、及時公示”方式,及時跟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,協調解決產業項目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,確保產業項目發展順利。三是推廣典型,推行以點帶面,采取政策引、骨干帶的方式,充分挖掘先進典型、總結先進經驗、推廣先進理念,進一步提升村民對集體經濟發展的“動手能力”,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由小到大、由點到面地不斷發展壯大,確保全面實現規劃目標任務。
責編:伏志勇
來源:法制周報